購物車

NFT解碼: 中國特色NFT能發展嗎?

2021-11-12

隨著NFT熱潮持續升溫,市場規模不斷擴大,內地科技巨頭騰訊、阿里巴巴等紛紛瞄准時機進入NFT市場,意圖分一杯羹。不過在中國政府對虛擬貨幣交易的嚴厲打擊下,NFT能在內地發展嗎?

 

ad-banner1

 

今年阿里和騰訊分別先後推出支付寶「螞蟻鏈粉絲粒」小程序、騰訊NFT交易App「幻核」,似乎準備好要在區塊鏈市場大展拳腳。但當與以太坊NFT交易平台OpenSea對比一下,不難發現阿里螞蟻鏈和騰訊幻核的「獨特性」。

 

螞蟻鏈、幻核App售賣的NFT是基於聯盟鏈(或稱「無幣區塊鏈」),這類NFT以收藏為主,作品均為複制品,用戶購買後無版權,受聯盟鏈限制也無法光明正大地交易,甚至無法交易。NFT數字資產在全球受到熱捧正是由於其稀有性、可流轉、升值潛力。然而這些被閹割了加密貨幣功能、不具備增值能力的「NFT」在內地只相當於「數字證書」。

 

NFT有兩大特性,一是去中心化;二是加密貨幣權益可以任意轉換。這兩樣都與內地國家監管政策有一定衝突,會觸碰內地經濟和金融穩定的禁區。為規避風險,與國際公鏈NFT使用的原生區塊鏈區分,阿里和騰訊才出此下策,另辟新徑。

 

大廠紛紛試水,其他更多的NFT平台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。例如:火幣孵化的NFT交易平台iBox、DMall.im(地猫)、NFT中國等。這些NFT平台有各路名人加持,加上雄厚的資本支撐,並在樣式和功能上更接近國際標準,也聲稱可以上國際公鏈,然而市場魚龍混雜,大量投機者湧入,使得很多NFT商品價格脫離真實價值,讓買家如霧看花。

 

雖然受到社會關注,但NFT至今仍是內地小數上流圈子的新事物,能否獲得市場長期認同還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。NFT在內地到底是泡沫?或能以「本土特色」殺出一條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