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FT解碼:有人氣才可發展NFT?
2021-11-10上篇文章分享了明星偶像如何利用NFT這工具,將粉絲支持和作品化作自己的長期供養平台。這次我們不妨將問題深化,解構一下人氣與NFT兩者的關係。但在開始前,不妨先看看一個三年級學生的故事。
今年暑假時,日本一位自稱「Zombie Zoo Keeper」的小學三年級生看到外國有人以NFT畫作賺錢的新聞,遂和媽媽決定以「挑戰NFT」為暑期功課題目,之後更著手作畫,而原本身為藝術家、對NFT有一定認識的媽媽就協助將畫作數碼化,同時為兒子經營社交媒體作推廣。但就如市面上眾多寂寂無名的創作人一樣,這些NFT面世初時並無太多人留意,直至這些畫作被知名DJ Trevor McFedries看中,並將相關畫作轉為自己Twitter頭像後,Zombie Zoo Keeper馬上成了「當紅炸子雞」,甚至創下1分鐘賣出3幅畫的佳績,目前累積收入已有數十萬港幣。
再來看看三上悠亞的NFT作品,看似和小學生的完全不同,但實質卻有「共通點」。三上發行的「Your NFT」的拍賣項目,除了有28張NFT作品外,每件作品更會配有一張實體版的親筆簽名相、相中的飾物或衣物作為禮物,而在整個拍賣之中出價最高者,則可獲得與她28歲的「最後一夜」——指的是與她在當晚共進晚餐的機會。所以,這套NFT作品其實不只是賣相,更是在銷售一個「最後一夜」的話題、故事。
小三學生與三上悠亞的故事,正好說明了一件事:作者本身的人氣並不是決定NFT能否大賣的關鍵。那關鍵在於甚麼?在於當中承載的故事有多吸引、能炒起的話題性有多大。
一般買家購入NFT作品,可能是出於純粹的支持或喜愛,在他們眼中,NFT是作品、藝術品或收藏品,商業味並不濃厚。但在投資人、炒家角度,購入NFT其實是買一個升值機會和期望升幅,它是商品,更是炒賣品。這時候,他們審視NFT的準則就有如要發掘具爆發潛力的細價股或仙股——同樣是入場費較低而具備一定升值的想像空間,但不同的是,就算投資者財力更雄厚,在股票世界亦要透過一系列的併購、洽談才可做到貨源歸邊,繼而要醞釀、發放各種利好消息,一輪功夫後才可收割成果;反觀NFT世界,各類操作平台本身已令賣貨、接貨、累積貨源一事變得容易,加上在去中心化且匿名的世界,要操作價格(亦即是我們理解的「炒上」)亦相對容易;於是,幾輪交投後,作品價格已比入手之時高出了若干百分比或若干倍,這時候,再配合一個能吸引人的故事,自然能吸引散戶的目光,再加以利用散戶的FOMO(Fear of missing out 錯失恐懼症) 心理,加大宣傳力度而令更多人紛紛入市,股票市場中的「人踩人」入市情況就會相應出現,接下來的高位放貨,不用多說了吧。
換言之,NFT為炒家帶來了一個極為便捷的營利渠道:揀蟀、儲貨、炒上、散貨,過往在股票市場要以月或年計的功夫,現在可能只需幾天就能完成,而除了時間成本外,牽涉到的人或手續亦相對簡單,是比傳統「快錢」更快的「快錢」,而且更簡單,更隱蔽。明白了這一玩法後,你大概就會明白:人氣多少,其實並不與NFT作品的熱賣程度掛鈎;反而在於故事的有多吸引、能引來多大的關注,繼而吸納最多的受眾和潛在買家、催生最可觀的收入。因為說穿了,人類的消費大多是跟風和盲目,只是在趕潮流、想獲利的當下,你和我都會一廂情願地以為:眾人皆醉我獨醒。